四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准确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通过传神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翻译全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学习课文通过传神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体会杨震拒金的现实意义。【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的故事,以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二、走进作者: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三、预习检测:(一)生字识记骘(zhì):安排;定。如:评骘。辟:1.(pì)①开辟。如:各家开辟出绿地。②透彻。如:精辟。③驳斥或排除。如:辟谣。2.(bì)①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本文取此义。谒(yè):谒见。涿(zhuō):地名。辄(zhé):总是,就。便(biàn):(二)词语解释:1.方便,便利。如:轻便。本文取此义。2.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如:便饭。3.排泄屎、尿。如:大便。悫(què):恭谨,诚实。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2.(jí)①践踏;侮辱。②盛多;杂乱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2、要求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老师统一解答。3、出示卡片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翻译。(1)(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2)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3)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五、合作探究:交流翻译《四知》文章注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经过四次的升迁,做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原来由杨震所推荐为茂才的王密现任昌邑县的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前来拜见,深夜带着十斤黄金用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是怎么样的人,你不了解老朋友我,为什么呢?”王密说:“深夜,不会有知道的人,(您就放心收下吧)。”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走了。后来调动为涿州太守。品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下的拜见。子孙常常只食用蔬食,出行步行,以前的长辈有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产业,杨震不肯,说:“使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节操留给他们,不是很宝贵的财富吗!”六、精读品析:1、谈谈你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理解,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2、(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1、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二、杨震的清廉及对子孙的教育。3、写法全解:课文以杨、王二人的对白勾勒人物形象,寥寥数语,却将人物描写的有血有肉。并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清官形象。为后人所敬仰。七、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四知拒收下属贿赂————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绝为子孙开产业——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教学反思】《四知》是《古文二则》中的第一则,虽然十分短小,但主人公的寥寥数语却震撼人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节课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欣赏《杨震四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