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政治课题:第七课让人三尺又何妨正确把握宽容友善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学习重点:1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学习难点:“正确把握宽容友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习过程:第2课时正确把握宽容友善导入新课1:俗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你对此有何看法?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当然,宽容也不是理亏的表现,更不是软弱无能。导入新课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宽容他人的经历?在宽容他人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麻烦?说出来我们一道分享。一、正确把握宽容友善,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板书)1.宽容与软弱活动内容:阅读思考教材P65—66“颜回打赌”讨论:(1)怎样理解孔子的评判?(2)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吗?2.宽容与严格活动内容:阅读思考教材P66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对王老师有看法,他说:“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小测验时,我自主走进文本,师生互动。分组问答,抢答。就翻了一下书,也被他狠狠批了一顿。王老师太严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讨论:(1)老师批评我们就是不宽容吗?(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教育?(3)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为什么要正确对待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教育?3.宽容与维权活动内容:阅读思考教材P67卫民同学星期天到超市买了几只面包,家里人吃了后出现了呕吐等症状,医院诊断是因为吃了变质面包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情发生后,卫民想到超市讨个公道,要求超市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而卫民的母亲说:“能宽容就宽容他们算了,反正又没有出大事,再说我们花的钱又不多,人家做生意也不容易。”卫民说:“这不是宽容不宽容的事情,不能让他们再害人了。”卫民的父亲说:“对,干脆去把超市砸了。”请回答:(1)卫民的母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卫民的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卫民坚持“讨个公道”,是否没有宽容之心?为什么?。(4)卫民一家“讨个公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他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讨个公道”?活动内容:知识运用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让我们对下列观点加以辨析。内容判断评析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错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在原则问题,如违反法律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够退让。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别人错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对“坏人”、“恶人”就不能迁就。宽容是懦弱的表现错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能够宽容他人的人是最有勇气的人。宽容等于纵容错宽容是有原则的,纵容是没有原则的,两者不是一回小组展示,加分。教者归纳事。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错在坚守原则,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就是宽容。对缺乏宽容心的人是无法讲宽容的错宽容他人的过错,宽容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是宽容的表现,宽容往往能够感化当事人,使缺乏宽容心的人学会宽容。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错只有违背原则的问题,才不能够宽容。活动内容:拓展天地——生命的邮件(见教材P68)读了上面一位父亲写给自己初生儿子的短文,说说自己的感想。。小结: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答: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是对我们的关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2.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宽容友善的人?答:(1)重大义轻小是非,对人有宽容之心;(2)要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3)坚持原则,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