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富有的是精神[学习目标]1.能说出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北大的历史背景。2.了解演讲稿的特点,概括文章的内容提要,并学会撰写内容提要。3.熟读课文,讨论北大精神实质,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指导·(一)小组内用5分钟交流积累的本文的文学常识及相关背景,然后完成平行训练的1~2题。(二)学生利用2分钟听演讲录音,依据演讲词的结构来分析本文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并用5分钟完成平行训练的第3题。(三)利用3分钟模仿录音练习演讲,体会演讲的技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反复朗读,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之后完成平行训练第4题,用时4分钟。·平行训练·1.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名副其实聪明绝顶时不再来B.时不我待千头万绪文采斐然C.东山再起机不可失悔之末及D.心悦诚服目空一切名列前茅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但是一定要读,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不可失:⑵我讲这些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于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无的放矢:3.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下面的结构提纲。开头——激励与厚望:首先表达作者对学子们来到北大的(),告诫学子们();从()和()的角度阐述新生来到北大的意义。主体——希望与教诲:作者对新生从()与()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作者向青年提出了哪些建议?请摘录三条:()、()、()结尾——总结点题:指出北大()很差的同时,强调其()。4.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是什么?针对此种情况,作者开出的良方是什么?5.作者对中文系新生提出了哪些要求?为什么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流程二·自学指导·(一)请利用3分钟时间小组内部练习演讲,推荐出最佳演讲手,之后3分钟组内代表上台实践(可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片段演讲),他人思索各组小代表演讲的优与缺,并做出中肯的评价。(二)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5分钟时间完成平行训练题。·平行训练·1.本文作者向青年提出哪些建议?请摘录三条。(1)⑵⑶2.文中所说北大富有的是精神,那么北大精神是什么?对此课文是怎样展开的?3.有人认为人的生存有三个层面,生理生存、社会生存、精神生存,你认为谢先生所谈北大之精神属哪个层面?试简析。4.观看右面的图片,说说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的含义是什么?(2分)·合作探究·(5分钟)小组5分钟时间讨论:怎样理解“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这句话?[达标测评](10分钟)将兴趣进行到底葛玲玲廖奎斗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