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中学的四大数学思想,即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2.会用基本的思想方法解答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中学数学常见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难点:会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答具体问题.【知识回顾】你知道中学阶段数学主要的思想方法有哪些?【综合运用】类型一转化思想1.2.3.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若AD=3,BC=7,则梯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______.类型二数形结合思想1.若一次函数y=(2m﹣1)x+3﹣2m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则这个图象必经过点().A.(1,2)B.(,)C.(2,)D.(1,)类型三函数思想1.下列四个点,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点是().A.(2,5)B.(5,2)C.(2,﹣5)D.(5,﹣22.若是双曲线上的两点,且,则(填“>”、“=”、“<”).3.将抛物线C:y=x²+3x-10,将抛物线C平移到Cˊ.若两条抛物线C,Cˊ关于直线x=1对称,则下列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A.将抛物线C向右平移个单位B.将抛物线C向右平移3个单位C.将抛物线C向右平移5个单位D.将抛物线C向右平移6个单位类型四分类讨论思想1.如图⊙O的半径为1,AB是⊙O的一条弦,且AB=,则弦AB所对圆周角的度数为().A.30°B.60°C.30°或150°D.60°或120°2.已知⊙O的半径为13cm,弦AB//CD,AB=24cm,CD=10cm,则AB、CD之间的距离为().A.17cmB.7cmC.12cmD.17cm或7cm【组内交流】学生根据问题解决的思路和解题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组内交流,归纳出方法、规律、技巧.【直击中考】例1.阅读材料:如图1,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BC铅垂高水平宽ha图1连结PA,PB,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3)是否存在一点P,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折叠,使B落在边AD(含端点)上,落点记为E,这时折痕与边BC或者边CD(含端点)交于F,然后展开铺平,则以B、E、F为顶点的三角形△BEF称为矩形ABCD的“折痕三角形”(1)由“折痕三角形”的定义可知,矩形ABCD的任意一个“折痕△BEF”是一个三角形(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2,BC=4,,当它的“折痕△BEF”的顶点E位于AD的中点时,画出这个“折痕△BEF”,并求出点F的坐标;(3)如图③,在矩形ABCD中,AB=2,BC=4,该矩形是否存在面积最大的“折痕△BEF”?若存在,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为什么?图2xCOyABD11例3.已知二次函数y=x2+mx+m-2,(1)求证:无论m取何实数,抛物线总与x轴有两个交点;(2)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B,且AB=,求抛物线解析式;(3)当m取何值是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总结提升】1.请你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2.通过本课复习你收获了什么?【课后作业】一、必做题:1.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完成填空,再按要求答题:(1)(2)(3)(4)(第1题图)sin2A1+sin2B1=;sin2A2+sin2B2=;sin2A3+sin2B3=.(1)观察上述等式,猜想:在Rt△ABC中,∠C=90°,都有sin2A+sin2B=.(2)如图(4),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证明你的猜想.二、选做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DPC=∠A=∠B=90°,求证:AD•BC=AP•BP.(2)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点P为AB上一点,当∠DPC=∠A=∠B=θ时,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说明理由.(3)应用请利用(1)(2)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如图3,在△ABD中,AB=6,AD=BD=5,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出了,沿边AB向点B运动,且满足∠DPC=∠A,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以D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