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第二节维护消费者权益教案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知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教学难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买一只右脚赠一只左脚!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现在,我们走在万安路上,这里商场林立,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商家促销的手段种种,如“门面转让”、购物券满商场飞、赠品把戏多,(请学生讲述自己的购物经历,并思考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做?教师适当介绍春节血拼购物的消费现象。新课内容:一、炼就一双“慧眼”大千世界,常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微型知识竞赛,看看谁的知识更丰富。知识竞赛题目列举:(1)请说出下列几个电话分别属于哪一类投诉电话。12315(消费维权投诉热线)12358(价格投诉热线)12365(产品质量监督热线)(2)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要索取发票?在接受购物凭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4)消费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问题,投诉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小结)只有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我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二、维护权益的途径案例1、《倒霉的“上帝”》:在集体购物时,李华想买一双运动鞋。看到某店“清仓大甩卖,阿迪达斯仅售298元”的广告,他就走了进去,服务员非常热情地向他推荐了一款鞋。李华试穿后觉得不满意,但服务员说“一旦试穿,必须购买”,李华无奈只好花了298元买下了这双鞋。不料,回到学校后,同学赵振说这鞋子是假冒伪劣产品,在某小商品市场只要58元。李华仔细一看,鞋子做工粗糙,质量很差,牌子也不是“阿迪达斯”,而是“阿帝大狮”。请你帮帮李华:面对这种情况,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加以解决?(当学生讲到某一具体途径时,可让学生模拟表演,比如向消协投诉时如何拨打电话,向人民法院诉讼时阐明诉讼的理由,等等。)(小结)当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这些途径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处理或者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究竟采取哪种方式维权,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案例2、某消费者夜间到公用电话亭打长途电话,被多收了1.2元。该消费者通过多种途径,均未能解决,最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几经周折,最终胜诉。对此,人们反应不一。有的人认为,“一块二”的官司不值得打。因为既费钱又花精力,只为区区1.2元不值得。1.2元的官司,到底值不值?为什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展开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这官司值得打。不能因为损害的利益不大而对违法者姑息、纵容,必须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识拓展:投诉八要素作为消费者,生活中如果遇到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问题,投诉时要注意8个问题。(1)要先交涉。投诉前要先向经营者或生产者反映问题,因为大多数生产者和经营者还是守法经营、注重信誉的,他们不希望因服务或质量方面的问题闹得满城风雨,影响声誉,一般情况下问题能得到解决。(2)要动作快。如经交涉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应立即投诉,切不可拖延。因为时间拖的越长,不利于判断商品损坏程度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