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长的历程》教案一、教材分析:“从历史中获得什么”这一内容是在教材改版后增加的,教材首先通过师生的对话,激发“学习历史的意义”,并有初步答案;然后通过历史中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现象,从不同层面或角度反映学习历史究竟有哪些意义和价值,其中对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及升华是本课重点所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2、过程与方法:通过周厉王和唐太宗,中国屈辱史和自强史的两组对比,从中感受到历史对个人和国家的借鉴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增强对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注,热爱学习历史,探究历史。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历史中获得什么。难点:如何在七年级学生缺乏基本历史储备的前提下,启发学生,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品读历史。四、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易中天品三国》的就爱你刚才片段师:你喜欢看《易中天品三国》吗?从中你有何收获?生:……师:《易中天品三国》纵论三国天下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以为成语中的历史人物——周厉王。[新课教学]环节一:人生领悟篇师:讲述周厉王统治时期百姓“道路以目”,最终引发国人暴动。为什么会发生国人暴动呢?生:……师:与周厉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讲述李世民善于纳谏,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坚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最终开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明君。从周厉王和唐太宗身上你悟到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生:……环节二:国家感悟篇师: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那么历史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呢?[出示]圆明园遗址;19世纪末时局图;1937年南京大屠杀相关以往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内容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这组图片有什么共同点?生:……师:看了这组图片,你还会想去了解什么?生:……[出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2008奥运火炬传递师:这组图片又有什么共同点?生:……师:看了这组图片,你还会想去了解什么?生:……[讨论]:对比这两组照片,你有哪些感想?环节三:品读历史[出示]先贤哲人对历史的感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唐)忘记过去,也就意味着背叛。——列宁(前苏联)一个国家,只有它的文化和历史活着,它才活着。——阿富汗历史博物馆标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意大利)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莎士比亚(英)师:上述格言你更欣赏哪句,说说你的理由?生:……师:你觉得什么是历史?生:……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对历史的感受,留下你的经典名言。生:……[课堂小结]任何事物都有历史,都是和其他事物相依存的,如果不了解一个事物的历史,就不能深刻认识它的现在和未来。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