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学习目的: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相关链接:【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写作背景】游山西村: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课前预习(一)预习检测1、作者(),字(),号(),南宋诗人。2、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鸡豚()叩门()箫鼓()(二)课内探究1、首联的大意是什么?表现什么?客人是谁?2、颔联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这个村子美不美?3、颈联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4、尾联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它的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有何异同?5、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三)背景再现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的习俗和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真挚的情感。(四)训练检测1、诗中表达诗人因对山村风光和淳朴村民的无限热爱而发出由衷感叹的诗句:2、诗中运用比喻点明人生道路坎坷、曲折,但前景又无限美好的诗句:3、诗中写鼓乐喧天的社日气氛和农民衣着简朴的句子:4、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不如意,常常会遭遇境地,但只要我们不灰心丧气,脚踏实地,加倍努力,自然会迎来的胜境。参考答案:(一)túnkóuxiāo(二)1、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农家的热情和朴实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2、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3、这是写村中的习俗,答案略。4、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5、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三)农村生活的淳朴美丽(四)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