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阿县姚寨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变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在了解商鞅变法的史实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了解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商鞅变法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难点:理解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2、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等史实,认识社会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三、出示自学导航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原因及影响?2、各国竞相改革的目的,概况怎样?3、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及影响怎样?四、先学1、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和自学导航阅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如有疑问可举手提问也可小组内讨论。2、自学检测。出示检测题,学生完成后师生校对。(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________”。2.春秋时期,______工具的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______进行耕作,这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3.______、______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______生产成为可能。______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______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进行改革。______首开变法之风,通过变法,该国很快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此外,在楚国,楚悼王任用_____实行变法;______在韩国实行改革;______在齐国实行改革。(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1.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在______的变法,变法开始于公元前______年。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是什么?五、后教(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表格。制作材料工具优点与缺点木、石、骨、蚌耒、蚌镰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铜、青铜很少用于农业生产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脆、易断铁耙、镰、锸、锄、铲等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了劳动效率。因此个体小农生产已经开始取代了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集体耕作,新兴的地主阶级和个体小农登上了历史舞台。(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阅读课文,将战国时各国的改革情况归纳表格。诸侯国改革家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前356年,变法开始。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问:具体怎样实施?这项措施会产生什么效果?(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2.奖励生产。重视农业生产,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结果?3.奖励军功。这项措施的效果怎样?但是,它又触动了什么人的利益?4.承认土地私有。这项措施保护了哪个阶层的利益?它又引起了哪个阶层的不满?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看插图《商鞅戟》、《商鞅方升》,帮助学生了解统一后的秦国度量衡。问:从上面的分析中你能得出商鞅变法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实质: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作用:经过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