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一)我们身边的规则规矩(规则)的含义: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很多:(1)道德、纪律、法律。(2)三者区别和特点:道德: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是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二)生活离不开法律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作用: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二、法不可违(一)谁都不能违法人们行为的底线:不违法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分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二)犯罪必受惩罚刑法的含义: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刑法的作用(任务):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犯罪的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含义: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2)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