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作业巧布置内容摘要:“实践出真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激情,实现知识的升华,自我的升华,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动态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谐教学,教学相长。一、预习作业: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注重体验,激发求知欲。课前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熟悉教材内容,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新学校新同学”时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说说你来新学校遇到的新鲜事。同学们都有亲身体会,课堂上,有的说:原来的学校好小,只有两间教室,这儿的楼真多,刚来时还迷了路,幸亏有高年级的大哥哥指点才找到了本班的教室。有的说:吃饭时没见排过那么长的队伍。有的说:第一次进入这所中学感到一切充满了神秘也很好奇。有的还说一下子发了那么多的书,好担心学不过来,忙了这头又丢了那头。在同学们充满激情的交流与体验中我及时归纳:“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里,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吧。”二、课堂作业:形式不拘一格,贯穿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习激情。课堂作业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形式不拘一格。可用小品表演的形式,提问的形式,做习题的形式等等。传统的课堂作业常常是在一节课上完后才在最后的环节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这比较牵强附会,死板。将作业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达到边学边领会边巩固。在师生互动中,在学生探索中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时就布置了一个即兴作业:“你能为集体做些什么呢?”有的说:“我短跑很凶,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得很多荣誉。”有的说:“我值日很认真,把我们的教室打扫得很干净。”有的说:“我学习很好,可以当学习委员帮助班上学习差的同学,使大家在学习上共同进步。”等等。这时也有另一种的声音传来:“我没什么特长,我什么也不会,我没什么奉献集体。”这时我对大部分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个别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的观点,也请同学们各抒已见,大家来评论,抓住时机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只是有时我们没有发现或过分的夸大了自己的缺点或不足,每个同学都是组成集体的必不可少的一分子,靠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集体成为良好的和谐的集体。用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或促进集体的进步是奉献,认真值日带给集体美好的环境是奉献,上课不迟到不旷课,认真听讲也是为集体奉献,因为每个人都遵守纪律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等。然后让同学们来评评刚才说没什么奉献集体的那位同学的行为,有的说他扫地很认真,有的说他看见班上同学有困难爱帮助,有的还说他从来没迟到过,有的还说班里开展活动他总是很积极,等等,那位学生后来在下课后对我说:“老师真想不到我这么平凡的学生居然也能为班级作那么多奉献!”我对他说:“其实只要你生活在集体中就能为集体作奉献。”灵活的课堂作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在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告别自卑,超越自负”时,我让学生到台上即兴表演小品:“分数”。面对同一个分数:“90分。”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言语,叫学生来判断,哪个表现的是自信,哪个表现的是自负,哪个表现的是自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因势利导,再让学生把自信,自负与自卑的区别写在作业本上。同座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老师及时点评。这样的作业形式活泼,学生在活动中既动了脑又动了手,激发了学习的激情,也达到了愉快学习,巩固知识的目的。三、课外作业:以生为本,个性化,创新知识,升华自我。作业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体验生活的过程,学生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消除困惑、生成新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