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政治第二课第二框享受学习教案2.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学习中的苦于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3.能力目标①正确对待学习的苦与乐,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树立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心和决心,为祖国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②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不断提高我们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跨越。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到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寻找学习中的快乐。三、知识链接1、苏明娟,8岁时在安徽省小村子里读小学。小时侯她和伙伴们都很穷,好多同学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后来她受到希望工程的救助。2002年9月,我踏入安徽大学校门。但始终无法忘却一双双凝视教室而怅然失若弟弟妹妹们泪眼,无法忘却山里孩子渴望书籍、渴望信息的眼神。放弃了别人对她的捐助,把钱留给更多需要求助的学生。她很幸运,因为曾与希望同行,同时感到一种责任,因为要与希望同行。2、新华网巴格达3月17日电(记者聂晓阳李骥志)巴格达附近的一所小学校里,11岁的玛丽拉和4个同龄的女同学挤在一张课桌旁。大约20平方米的教室里有30多个学生。没有电,尽管所有的门窗都开着,站在教室后排还是很难看清黑板,年轻的女老师只好把字写得很大很大。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这个急需扩建的教室就是百废待兴的伊拉克社会的一个写照。玛丽拉所在的学校总共有500多名学生,因为校舍严重不足,学校只好把学生们分为两组。女学生早上8点到中午12点到校上课,12点到下午4点是男学生上课的时间。伊拉克负责教育重建的官员说,目前在伊拉克,至少有80%的学校需要修缮。在6岁至11岁的孩子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目前还无法就学。3、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意到比萨斜塔,只因为它倾斜得越来越厉害。历经800年,它究竟还会不会倒塌?何时能倒塌?这都是点燃人们兴致的谈资。本书系统地综合了原始设计档案与现代先进的电子模拟技术,向我们详尽地展示了比萨斜塔的内外结构组成,解释说明了这座神奇的斜塔为何能抵制地心引力的长期作用,甚至到下一个世纪比萨斜塔仍然可以屹立不倒。本书完美结合人文抒情与科学启迪,讲述比萨斜塔创造的奇迹和八百年的历险4、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一朝受教,终身受益”,已经不复存在。四、学法指导:通过组内讨论,班内交流,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把握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使学生懂得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五、导学过程第一步:通读教材18—21页第二步:思考以下问题:1、苏明娟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战争给当地儿童带来了那些危害?谈谈你如何正确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2、结合材料3、4、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第三步:组内交流讨论第四步:班内展示六、课堂小结谈自己的感受,寻找学习之乐,拥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发现自己潜能是种快乐,探索世界奥秘好奇心得到满足快乐洋溢在心中,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是种快乐。七:反思八、达标检测1、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有关“苦与乐”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苦与乐是一对有关学习的矛盾B.苦是乐的前提C.乐是苦的结晶D.苦与乐各不相干,可以只有苦而没乐,也可以只有乐而没苦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的寓意是()A.要登山才能测量天有多高B.要跳进深溪才能测量地有多厚C.学习要取得收获,就应去实践,去探索世界的奥秘D.学习是一个爬山和游泳的过程3、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邓清清是汶川蓥华镇中学一名美丽好学的初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