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新人教版1)从四个人物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2)如何使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三、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以学生独立分析、讨论、揣摩、比较作者对文中四个人物的不同写法为主导,教师指导学生并通过设计练习使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本文重点的理解运用。四、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音乐家贝多芬先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他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课时讲授内容:1、绍四位作家以及作者:提问:请同学们谈谈他们对这四位作家的了解。(课件)【明确】: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前夜》、《猎人日记》、《父与子》等。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最后一课》。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代表作《小酒店》。2、介绍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代表作《项链》、《羊脂球》,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2、感知课文:速度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请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该故事的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现的人物是谁?标志性的词语有哪些?(3)简要概括本文的内容。(4)本文在组材方面有什么特点?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也可参与某一小组讨论教师请交流较好的小组选代表发言。【明确】:(1)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2)核心人物为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标志性的句子有:“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加点的词语为语言标志。(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来到这里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人物之间的交流,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4)全文好像一出舞台剧,四位作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场,使得文章层次井然,结构清晰。3、品评人物:1)分析福楼拜特点:现在一起来找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1)肖像描写:“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2)语言描写:“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提问: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明确:博学善辩(睿智)。(3)动作描写:“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4)性格特征:提问: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明确】: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2)关于三位拜访者——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作家的呢?请仔细读课文,认真填写下面的表格。学生认真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总结。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