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文常背景,积累字词,理清结构层次。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3、赏析词句,归纳人物形象,分析课文写法。学习重难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积累字词默读一遍课文,关注易读错的和易写错的字。弥()高锲()而不舍望闻问切()兀兀()穷年沥()群蚁排衙()迥()乎不同警报迭()起赫()气冲斗()牛衰()微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慷慨()淋漓()2.理清结构(1)先默读一遍全文,把全文分成两部分,说出每部分记述了什么?并且在书上画出两个部分的过渡句。第一部分(1)-(7):写闻一多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卓越低调。第二部分(8)-(19):写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2)仔细读第一部分,把第一部分分成三层,并概括层义。第一层(1-2):总领下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第二层(3-6):以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第三层(7):总结上文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3)仔细读第二部分,把第二部分分成三层,并概括层义。第一层(8-9):总领下文,引出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第二层(10-17):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第三层(18-19):总结全文,对闻一多给予高度评价赞美。3.理解内容(1)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①那时侯,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期,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③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⑤它潜心贯注,心会凝神,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2)人物分析再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