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生寓言第一课时白兔和月亮【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2、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得失之患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会精美地表达【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语言含义2、正确把握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得失之患,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教学难点】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会精美地表达【教学设计】一、导入学习热身,看图猜寓言(幻灯片展示)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之时掌握得很不错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周国平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二、文学常识了解、作者介绍、字词学习(幻灯片)寓言是一种文学作品的体裁,是用比喻、夸张、或讽刺等方法来说明道理的小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周国平,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员.其大量的作品以哲理性思辩性为主,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两则寓言均选自《周国平文集》四、整体感知1、白兔所具有的“审美的慧心”具体指什么?明确: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2、白兔所的到的”一个慷慨的决定“是指什么?明确: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3、白兔在得月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变化?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呢?明确:白兔拥有月亮(1)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欢乐)(2)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忧愁)五、合作探讨1、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你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明确:白兔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2、白兔得到月亮之后必然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的关键在哪里?明确:“必然”的说法过于武断,因而不正确。但寓言中的主人公是白兔,得到的是月亮这样的珍奇异宝,因此很难不产生得失之患。如果白兔得到的是一把青草,就不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会不会产生得失之患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得到的财富是否巨大,二是自己是否有能力保护它。通常情况下,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是很难不产生得失之患的。六、体验思索1、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2、面对幸运、财富,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七、品味语言本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他们好在哪里吗?(填空)1.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2.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3.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4.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5.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6.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7.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8.乌云遮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9.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10.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八、作业1、熟记生字词,下节课听写2、读熟《落难的王子》(5遍)第二课时落难的王子【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正确对待人生的际遇2、学习寓言构思巧妙的写作手法3、与《白兔与月亮》进行对比阅读,学会在比较中进步【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正确对待人生的际遇2、学习寓言构思巧妙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与《白兔与月亮》进行对比阅读,学会在比较中进步【教学设计】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总会有得有失,在得失之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把握生活的正方向。不仅这样,我要告诉大家,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每一个人难免要遇到挫折甚至不幸,当不幸降临时,我们该怎样正确面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听课文,思考:二、整体感知1、王子遭遇了怎样的不幸?明确:(1)身份:王子——奴隶——乞丐(2)遭遇: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自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逃出虎口时成了残废,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2、王子在落难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明确:王子落难前:多愁善感,流泪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