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防患于未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进一步认清犯罪的危害。2)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的道理。2.能力目标(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初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教学重点】不良行为及犯罪的危害,如何自我防范。【教学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真正学会自我防范,防微杜渐。【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防患于未然(板书)一、认清犯罪危害(板书)第一环节:认清犯罪危害1.遵守法律,践行道德2.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二、加强自我防范(板书)第二环节:加强自我防范1.做一个守法的人、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2.明确是非界限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怎样发展到犯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第三环节:填表分析几种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行为表现对他人的危害对行为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传播淫秽读物其他(学生举例)第四环节:写一封回信学生选读所写信的内容,教师点评。教师小结: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上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学习、工作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老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俗话也讲“善不积不足已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无数事实都证明,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许多的人违法犯罪都是从交上了不良朋友或沾染了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谨慎交友,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巩固新课】说出你的收获: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防患于未然,通过学习,你有哪些主要收获?谈谈你对预防违法犯罪要从小事做起的体会。学生回顾并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教师通过多媒体、板书归纳本课时主要内容:1.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2.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3.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既有明确的界限,又存在内在的联系。4.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5.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谨慎交友,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