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相似三角形知识,掌握测量方法;2.通过测量旗杆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累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3.通过运用相似以及已学过的知识探索解三角形的方法,体验教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用数学说理的习惯,激起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积极性.【学习重点】掌握测量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测量方法.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问题: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主要性质.2.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我们知道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首先请同学量出太阳下自己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再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如果在阴天,你一个人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吗?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阅读教材P99~P101的内容.问题:如下图所示,站在离旗杆BE底部10米处的D点,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与水平线的夹角∠BAC=34°,并已知目高AD为1米.现在请你按1∶500的比例将△ABC画在纸上,并记为△A1B1C1,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1C1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解:∵△ABC∽△A1B1C1,∴AC∶A1C1=BC∶B1C1=500∶1,∴只要用刻度尺量出纸上B1C1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BC的长度,加上AD长即为旗杆的高度.若量得B1C1=acm,则BC=500acm=5am.故旗杆高(1+5a)m.范例:小兵身高160cm,他的影子长度是100cm,如果同时,他朋友的影子比他的影子短5cm,那么他的朋友有多高?解:设他朋友身高为xcm,则=,解得:x=152.答:他朋友身高为152cm.仿例1: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则x2+52=(x+1)2,解得x=12.答:旗杆的高度为12m.仿例2:如图,小明站在C处看甲乙两楼楼顶上的点A和点E,点C、E、A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D分别在点E、A的正下方,且点D、B、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C相距20米,点D、C相距40米,乙楼高BE为15米,求甲楼AD的高.(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解:由题意知BC=20,CD=40,△CBE∽△CDA.∴=即=,∴AD=30(米).答:甲楼AD高30米.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测量物体的高度或宽度范例:(方法二)=,解得x=152检测反馈达成目标1.某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B)A.5.3米B.4.8米C.4.0米D.2.7米2.垂直于地面的竹杆的影长为12米,其顶端到其影子顶端的距离为13米,如果此时测得某小树的影长为6米,则树高为__2.5__米.3.如图,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两岸岸边各有一排树,每排树相邻两棵的间距都是10米,在这岸离开岸边16米的A处看对岸,看到对岸两棵树B、C的树干恰好被这岸两棵树D、E的树干遮住,这岸的两棵树D、E之间有一棵树,B、C之间有四棵树,求河C、D的宽.解:CD=24米.4.如图,在距离旗杆AB18米的地面上平放着一面镜子E,人退后到距离镜子2.1米的D处,在镜子里恰好看见旗杆顶,若人眼距地面1.4米,求旗杆高.解:AB=12米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