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xxx审核人:时间:2017年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下课时第二课时科目语文课题《白鹅》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自主预习单:1鹅的一日三餐都需要哪三样东西下饭?2.白鹅对作者一家的贡献有哪些?你更欣赏哪一种贡献?说一下你的理由。3.鹅有什么鲜明的特点?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些这个特点的?。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二、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1、出示两句话:⑴鹅的叫声很高傲。⑵鹅的步态,更是傲慢。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3、小练笔(填空):⑴厉声()厉声()大叫厉声()大叫。(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⑵鹅的步调()的,颇像()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三、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如:⑴“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⑵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⑶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⑷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⑴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⑵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⑶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⑷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⑸狗“扬长而去”的句子。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一、体会情感,朗读背诵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二、照样子,用生肖名填空:例:(鼠)目寸光呆若木()狐假()威守株待()老()识途九()一毛亡()补牢叶公好()提高拓学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拓展: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写下来教后评价教学反思xxx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xxx审核人:时间:2017年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下课时第一课时科目语文课题《海燕》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状物)的表现手法2、感受本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3、理解“乡愁”的内蕴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内蕴2、感受本文的语言美,学习它多种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自主预习单: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遣词用语与当代有一些差别,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理解障碍,在学生质疑后,应作必要的讲解。)2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前后两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勾画描写小燕子外形和动作的词句。3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所附的关于海燕的说明文字,了解相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增加学生对海燕的感性认识。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本文实际上并非仅仅写了海燕,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这个问题可先行提出,但不必急于作答,留待学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