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你我他5.探索:头部比例——三5.同桌之间互相测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描绘方法,准确地表现人物特征。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准确地表现人物面部的五官结构及比例关系。教学准备:教材、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学具准备:课本、绘画工具等。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导入活动1.游戏:猜猜“他”是谁?2.讨论:仔细观察他有那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1.说说他的特征;以及同桌的特征。2.自由发表观点,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人物的头部特征1.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人物特征,那么人物特征主要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呢?教师小结。2.分析脸型,出示图片让学生分析。3.分析人物的五官,请学生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4.分析学生的表现,要求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下来。1.结合课本资料,说说人物头部的特征。2.说说各种不同脸型的特征。3.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4.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总结能力。停五眼。量,加深对头部比例的理解。分析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头部特征1.出示艺术作品《父亲》简介作品。2.对比欣赏莫迪格利阿尼的作品。3.小结。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1.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2.分组讨论:各个小组自由发表意见。3.学习肖像画的概念。认识艺术大师表达方式的独具匠心,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作业1.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2.仔细观察你所画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1.自由创造,可以是临摹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肖像画。2.小组交流作品创意,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合作能力。课后延伸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尝试用所学知识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