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熔铸民族魂魄材料:“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尊心,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提到了“中国的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淹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气节,也就是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英雄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有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么?普普通通的武警战士艰苦环境下的教师们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献身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青少年•要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上乐观进取,自信自强。•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攀比。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文化产生于核心和灵魂根•愚公移山•卧薪尝胆•协和万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堂练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爱国主义下列成语分别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源泉。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