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学习目标:1、学习字词,欣赏文中描写繁星的精彩语句。2、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温故习新导引自学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8分)(1)霎()眼(2)眨()眼(3)半明半昧()(4)摇摇欲坠()(5)模()糊(6)模()样(7)我似()乎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了。(8)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2.选字填空。(8分)(1)坠堕A.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腐化________落。B.被击中的敌机冒着黑烟,________落到海里。(2)兰蓝篮A.上面是星群密布的________天。B.我爱这幽谷中的________花。C.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________。(3)莹萤荧A.我好像看见很多________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B.这部电视连续剧下周即可在________屏上和大家见面。C.他的眼里闪着晶________的泪珠。3、《繁星》的体裁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现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交流质疑精讲点拨1、导入(播放星空影片或图片,也可调动学生记忆)师问:同学们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导入: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遥望星空后是怎样的感受?板书课题:繁星2、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看天上繁星的人。简介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005年10月17日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3、背景简介:深受“五卅”运动的影响,23岁的巴金于1927年1月15日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开上海到法国去。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向西方找真理”。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巴金在去法国的途中写的《海上杂记》的一篇节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纳凉密密麻麻摇摇欲坠模糊(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几件事?2、交流:(1)读准词语:纳凉静寂星群密布摇摇欲坠梦幻(2)理解词语: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模糊:不分明;不清楚。(3)生串读课文,交流自学要求3: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具体是什么时间?小结: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板书:从前家乡三年前南京如今海上4、请同学们根据作者三次看星星的时间和地点,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完成表格。时间地点情景感受从前家乡密密麻麻的繁星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三年前南京静寂的夜,一片菜园,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海上深蓝色的天空里悬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霎······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当堂反馈拓展迁移1、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用铅笔画出相关语句,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2、作者在文中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课堂小结本文结构精巧。作者对繁星作了精细的观察,抓住了繁星的特点,在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分别再我们眼前展现了“孩子数星星”、“互换星星”、“船上看星星”等几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