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崇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湖北省崇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5
湖北省崇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5
湖北省崇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5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③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2、情感目标: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3、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三、教学设想:文献法: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搜集作品写作时代背景,了解作家,完成材料积累。诵读法:要求学生默读,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意义。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通过听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完成积累(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2)课文预习提示中提及本文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了这篇小说。这说明本文的体裁是小说,本文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学生读预习提示第一自然段:本文写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1年间普发战争后发生的事故。(板书:小说)(3)本文作者是谁?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板书作者:都德)(4)检查课前预读情况注音:哽()赚()踱()捂()惩罚()祈祷()诧异()宛转()解释:宛转懊悔祈祷哽咽诧异二、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上“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几种:a、课前、课上和下课b、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c、上课前,上课时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三、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崇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