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垭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XX县区望垭镇人民政府关于二00九年教育工作自查报告XX县区人民政府:我镇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和上级教育主管门的指导下,提高认识,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始终坚持以“科教兴镇”的方针,紧紧抓住“尊师重教”这一主题,在“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等方面切实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使我镇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局面,按照阆委[2008]43号、阆府发[2008]26号文件精神,我镇对20XX年度教育的工作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望垭镇地处XX县区东北部,与仪、巴两地接壤,全镇幅员总面积47.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85万人;农业人口1.81万人;粮食生产总产量7808吨,人均粮食540千克,财政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1726元。全镇有中、小、幼综合性学校二所,中心幼儿园2个,村级幼儿班8个,本常年读在校学生人数1533人,其中,初中660人,小学837人,幼儿495人,教职工87人。二、主要成效(一)履行政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有效落实“科教兴镇”战略。1、坚持和完善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教育决策制度。①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1我镇把教育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放在全镇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位置,切实确立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通过强化督政,完善了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的工作机制。依据教育法规,签订《目标责任书》,提高了政府职能部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的力度。镇、村(居)委会认真履行《教育法》所规定的职责,从过去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变教育为各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责任。②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切实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第1页共4页道德建设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镇政府明确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必须做”的干预性指标纳入考核,建立了“肩负”工作的专项督导及通报制度,把学校“减负”工作纳为考核学校工作、校长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2、坚持和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专题会议制度①把教育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是我镇的传统,党委政府把联系学校纳入党政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调研,为教育发展办实事均形成了制度。解决了中心学校的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②将教育发展计划的执行,列入镇政府工作报告,提交镇人代会审议。我镇《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XX年要完善教育体系,加快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联动互补的社会化大教育格局;以研究探索“有效教育”为抓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③将教育工作纳入镇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镇党委、政府将履行2教育法律法规情况作为镇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己任,担当了为望垭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法定责任。(二)加强宣传,制定规划,强化制度管理。加强了学校管理、抓好教育质量、稳定教师队伍,始终是我们镇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制定并完善尊师重教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积极营造全镇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依法维护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禁止他人(部门)对学生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杜绝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的时间发生。2、加强对《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有力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建立和完善控辍保学、“三残”少儿、贫困少儿、“留守”少儿、进镇务工农民子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和有效措施,逐年提高义务教育及程度,健全“两基”档案,巩固和提高“两第2页共4页基”成果:确保学龄儿童、少年(免学者除外)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三残”少儿入学率达到89%以上,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3、制定我镇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农、科、教紧密结合。利用镇成人教育学校、闲置的村级小学、中小学及远程教育项目等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劳动力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好短班和长班,做到培训有目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