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1人教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1人教版_第1页
1/3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1人教版_第2页
2/3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1人教版_第3页
3/3
学习目标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一、资料链接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二、初读文章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金柝()著()傍地走()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三、疏通文意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北市买长鞭()胡骑()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雄雌()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四、深入探究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6.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五、积累迁移1.按要求默写。(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二、1.zhùkèhánjiānpèiyānjiānjiūróngjìtuòzhuóbàng2.(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三、1.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记功;有余;穿;怎么。2.(1)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3)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4)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四、1.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2.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3.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4.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木兰诗》教案1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