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课文歌颂了杀富济贫的英雄豪情,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大众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和幻想。在教学中,除抓住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形象之外,还应注意作品与现实生活的时代距离,引导学生全面评价人物,提高审美趣味。本文故事情节学生较易把握,可通过复述训练达到欣赏的目的。为进一步理解鲁达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或比较阅读。【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的痛苦,认识鲁提辖勇于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2、学习用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欣赏人物的典型语言和行动。3、欣赏主要情节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欣赏小说对典型人物的典型言行的刻划。2、欣赏细节描写。教学难点:了解鲁提辖嫉恶性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两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歌里头的吗?(学生答)对,是《水浒传》。电视剧《水浒》是根据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二、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熟悉内容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水浒传》,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了梁山农民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3.介绍课文故事之前的情节。九纹龙史进去延安寻找师父王进,却误到了小种经略府所在的渭州。在茶坊里巧遇鲁达。鲁达对史进一见如故,邀他一同上街喝酒。在前往酒楼的途中,又遇见正在耍枪卖膏药的李忠,于是三人一齐去酒楼4.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毫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苹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三、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字词障碍。1、迳(jìng):一直哽(gěng)咽(y?)绰(chuò)号寻(xín)思2、古今词:将来:拿来(动词)但是:只要是(动词)酒肆:酒店理会:过问,解决颜色:容貌生受:受苦,为难消遣:捉弄望乞恕罪:请求恕罪但有:只要有3.找出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并据此划分结构。故事情节所发生的地点有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南门,据此,课文可大致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7段):潘家酒楼,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倾诉。第二部分(8--9段):鲁家客店,鲁达保护金家父女离开。第三部分(10--20段):郑屠肉铺,鲁达痛打郑屠。第四部分(21段):南门,鲁达亡命出走。4.学生根据结构提纲复述课文内容。要求:注意情节的连贯,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四、布置作业1.进一步熟悉课文。2.尝试归纳鲁达形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作业,学生回答自己归纳的鲁达形象。二、研读课文。1.哪些片段写得最精彩?学生一般答出“消遣郑屠”(第10-20段)。接着布置自读这部分课文,读时要求找出三次“消遣”,三拳痛打和店小二的三次反应。2.通过重点分析三次“消遣”三拳痛打和店小二的三次反应,以此分析鲁提辖的性格。⑴三次“消遣”:第一次:“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并要郑屠“你自与我切”。条件苛刻,有意“消遣”的意思郑屠不会不明白,但郑屠欺弱怕强,只得忍气吞声。第二次:“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虽提出“肥的臊子何用”但顶不住鲁提辖的“相公钧旨”“谁敢问他”,也只好屈曲从事。第三次:“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见些肉在上面”。条件更为苛刻,消遣味道更浓,逼得郑屠冒出一句“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于是郑屠落实圈套,为自己遭“打”创造了条件,鲁提辖为“打”找到了理由。三次“消遣”,步步紧逼,郑屠忍无可忍,鲁提辖却是一胜再胜,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