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政治《第1课成长在社会》教案3【教学内容】学会亲近社会【课程标准】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亲近社会的重要意义,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的心态。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明白判断是非的标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亲近社会。【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增强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惟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亲近社会。【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近社会行为【教学难点】善于明辨是非【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社会是由许许多多个人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构成的,社会现实生活既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我们要努力培养亲近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学会亲近社会》。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为什么要亲近社会,怎样亲近社会。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本,找到亲近社会的途径与要求。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一不能做“看客”;二要遵守社会公德;三要善于明辨是非。一、不能做“看客”1、亲近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1)亲近社会的含义: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2)重要性:惟有积极主动的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亲近社会,不仅在心中要有情感准备,还要有实际行动。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学会亲近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看客”现象。书本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看客”现象,请大家仔细阅读P9第一段话。提问:那为什么这些冷漠的看客会无动于衷呢?答案提示: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自私、冷漠,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缺乏社会公德,并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团结,不能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利于我们祖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这种“看客”现象对社会的危害巨大,我们要坚决杜绝这种不良现象,每个人都要学会亲近社会。2、克服“看客”现象”和“冷漠”情绪的必要性(1)人人都是社会的成员,都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2)若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人人都来积极主动的关心集体、关心社会,世界必将更美好,人生必将更精彩。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公民,我们必须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学会亲近社会,不仅不能做“看客”,还需要我们人人都要遵守社会公德。二、遵守社会公德【思考】◆校园生活中,有哪些是属于不守公德、不讲文明的行为?◆不守公德,不讲文明,对社会进步和自身成长有何影响?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知识探究】1.什么是社会公德?2.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遵守社会公德有何作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略【交流】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过渡: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国家提倡在全社会要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从而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德体系。应该说,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经巍然成风。但是在社会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乱砍乱伐,偷捕偷猎、聚众赌博,贩毒吸毒等行为。所以对我们广大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辨别能力,善于明辨是非。三、善于明辨是非【交流】◆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有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