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诗两首学习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学习诗歌朴实、真诚的语言,理解诗歌的表现角度。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学习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学习难点:学习诗歌所运用的象征手法。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含义,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教材助读1、走近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语)。俄国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了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其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政治抒情诗《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童话诗《渔父和金鱼的故事》,叙事长诗《青铜骑士》、《高加索俘虏》,中篇小说《黑桃皇后》,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他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又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著名诗集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等。2、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他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预习自测1、速读课文,找出以下生词,读后,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伫立()涉()足延绵()萋萋()瞬息()忧郁()幽()寂尴()尬()2、词语解释。幽寂:伫立:延绵:萋萋: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情景导入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学始于疑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1、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2、说说两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质疑探究一、合作释疑1、《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既然是选择道路,作者为何要写“未选择的路”,而不写已选择的路?2、读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觉得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二、课内精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2、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3、“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一句中的“忧郁”还可以用什么词替换?4、“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一句,语气上有什么特点?5、这首诗蕴含了什么道理?试着谈谈你的理解。当堂检测一、文学常识填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作者是国诗人。二、阅读下列文段后完成1——4题。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