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教学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的名句。4、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1.背诵前面四首诗歌。2.提问前面四首诗歌分别表达的感情。活动2【讲授】作家作品介绍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酬答。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活动3【讲授】解题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活动4【导入】引题介绍、学习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大概内容(解释翻译),并让学生明确在本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并由此引出本节课所学的诗。活动5【活动】学诗1.朗读诗歌。A.指导学生划分诗歌节奏。B.学生自由朗读。C.全班齐读。D.听录音朗读,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2.了解诗歌内容A.要求学生先自己借助注释读懂诗歌内容,如有疑问,再在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解决。B.请学生串讲诗歌大意。3.探究诗意(结合白居易的诗歌)A.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白诗: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折太多。“凄凉地、弃置身”,体现诗人遭到贬谪的辛酸和愤懑之情。B.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C.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白诗:举眼风光长寂寞,病树前头万木春。满朝官职尽蹉跎。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D.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答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4.体会诗歌感情想一想,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5.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已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明确: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表现了乐观精神。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活动6【讲授】小结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悲慨不平心情,流露出对王叔文、柳宗元等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活动7【活动】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