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课题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教学目标1、了解公平的含义、表现;理解公平对社会、个人的重要性;2、会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去维护正义;3、初步具有观察、分析、做出基本判断、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正确地做出选择。教学重点1、公平的含义、公平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2、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增强正义感;3、辨别是非的依据;为人正直的重要性;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难点1、公平是相对的;2、见义智为是维护正义;3、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教法讲授、提问、讨论、阅读、合作探究学法讨论、阅读、合作探究教学设想安排三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聆听学生列举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把获得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课堂探讨: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知识点拨:对社会而言,公平的对待每个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只有这样这个社会就越合理材料一:2005年5月4日男单1/8决赛中刘国正和德国波尔在第七局打到12:13时,刘国正回球后落到地板上,球出界了吗?如果是的话,刘国正将以12:14输掉决胜局,从而输掉整场比赛,而此时有一个人示意裁判球擦边了,这个人就是波尔,最终刘国正以15:13反败为胜进入8强。当记者问波尔:“你知道不知道如果那个球没有被判为擦边,胜利就属于你了。”波尔说:“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因为那球是擦边了,比赛就是这样,公平竞争嘛,我必须这样做,公平让我别无选择。”你如何看待波尔的举动?在你的心目中波尔是一个怎样的人?(维护公平的行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赢得了中国人的赞誉)教师归纳: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3、公平待人的意义(1)对社会而言,公平的对待每个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2)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课堂探讨:出示邰丽华的照片,问“上天对她公平吗?”(公平,因为她经过努力一样获得了成功,但比一般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机会是均等的,不公平,有许多事情她无法去做,主持人等等)4、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1)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解释如评选三好生、P3的例子,我们要树立这样的公平意识)(2)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公平的环境竭尽所能;又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处之泰然;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反思回答领悟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初二学科思品主备人第3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作为青少年,为维护社会公平,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既享有公平的权利,也要履行公平待人的义务。享受公平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公平待人的义务。第二课时维护正义一、导入新课:包拯故事引入;包拯为什么能清史留名?二、维护正义活动一:联想(结合p6图片)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等)活动二:阅读感悟p7任长霞生平事迹,思考:任长霞为什么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感动?1、正义的基本要求:1)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2)面对社会不良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活动三:短诗带来的思考:展示材料:马丁神父的忏悔录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诗。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思考:马丁神父为什么而忏悔?对非正义现象的忍让会产生什么后果?总结:对非正义现象的忍让,客观上会纵容非正义行为,最终祸害更多的人,有一天可能受害的是自己。思考回答学生阅读,谈感受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初二学科思品主备人第4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维护正义的意义心怀正义,才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赢得人们的尊重;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