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课题有理数的减法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法指导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课前预习(1)-3+(-7);(2)-3-7(3)-10+(+3);(4)-10-(-3).课堂导学(一)创设情境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2页本章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10℃比-5℃高15℃.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生:10-(-5).师:如何计算呢?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生:(+10)-(+3)=+7.师:计算:(+10)+(-3)得多少呢?生:(+10)+(-3)=+7.生:(+10)+(-3)=+7.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1)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二)课堂导学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10)-(+3)=+10)+(-3).(1)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生:可以.师:是如何转化的呢?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2.再看一题,计算(-10)-(-3)(-7)+(-3)=-10,所以(-10)-(-3)=-7.计算(-10)+(+3).生:(-10)+(+3)=-7.即(-10)-(-3)=(-10)+(+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课堂导学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4.例题讲解:[出示投影1(例题1、2)]例1计算(1)(-3)-(-5);(2)0-7;例2计算(1)7.2-(-4.8);例1是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例2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课堂导学(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1计算(1)(-2.5)-5.9;(2)1.9-(-0.6);(3)(-5)-(-8)(4)(-4)-9(5)0-(-5);(6)0-5.2.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米,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四)课堂小结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第25页第34题板书设计导学后反思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通过具体数据的计算,猜想,验证。明确其算理,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运法则进行转换,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