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智取生辰纲》导学目标: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概念及三要素。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3、学习用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4、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导学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2、鉴赏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导学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导学时间:一课时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趱行()嗔()虞候()朴刀()恁地()聒噪()2、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智取生辰纲》出自第十六回,作者,(朝代)小说家。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1、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情节: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三、结合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智”:(一)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3、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4、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5、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6、总结吴用等人的“智”:(二)杨志失陷生辰纲并非不“智”,表现在以下方面:1、2、3、4、5、归纳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6、杨志既不乏“智”,却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原因是什么?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五、品析语言,体味妙处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句中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2.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过,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句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一、二、1、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明确:双线结构: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吴用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暗线三、(一)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3、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4、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5、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疑心)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疑心)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全部放倒)6、总结吴用等人的“智”: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智用计谋(二)杨志失陷生辰纲并非不“智”。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