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一、教学目标:1、情感体验点:树立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和尊重意识,体会平等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的意义。2、能力培养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3、知识储备点:帮助学生理解平等的内涵,懂得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体现着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真正树立起作为一个公民的平等意识、尊重意识。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对待他人进而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基本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案例、信息归纳相关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合作式教学。设计理念: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发出积极的情感,主动学习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思想品德素养。三、媒体平台:1、教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多媒体课件撷英:超级演说家《我和我的小伙伴》网络视频。四、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播放《超级演说家》片段教师活动:1、李宁和他的小伙伴其实想要的很简单,视频开始就表述了他和他的小伙伴最需要的是“公平和尊重”2、交给学生“公平”手语。学生活动:1、思考:李宁想表述的是什么?他和他的小伙伴最需要什么?2、一起做“公平”手语。设计意图:设疑激趣,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动一:公平的诠释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杭州博物馆十多年不拒乞丐入内读书,网友感慨: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将是图书馆的模样。学生活动:图片感悟1、通过观察图片,你认为公平是什么?(小组讨论分析回答,并进行小组评比加分)教师小结:平等就是无论角色、地位、职业、甚至性别都受到了平等的对待,这就是人格上的平等。教师活动:2、展示图片:薄熙来受审原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中共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受审。学生活动:2、通过观察图片,你认为公平又是什么呢?(学生分析案例图片,并进行回答。)3、小组评比加分教师小结:无论权高位重,如果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官二代、富二代,我爸是李刚”等自持财大气粗,权高一等,都超越不了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感悟平等是在人格上的平等还有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活动二感悟平等,反思自己教师活动:1、用自身例子,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反思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2、展示表格优势、劣势3、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生活中不尊重的琐事,启发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待人态度。学生活动:1、我们和上述的人一样么?我们和同学们一样么?2、反思我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3、填写表格:自己的优势和劣势。4、学生回答,并互相提出改进方法。5、小组评比加分教师小结:总结与引导:我们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自己的优势不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劣势也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设计意图:通过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的意义,认识到尊重就在身边,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活动三:关注弱势群体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例举身边类似乞丐等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2、多媒体配乐播放弱势群体图片,并解说,引发学生思考和感悟。学生活动:1、分析例举身边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2、观看图片,感悟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3、思考:面对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4、小组评比加分教师小结:弱势群体: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我们身边存在很多弱势群体,我们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例举,感悟身边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需要我们去关注,去帮助。教师对以上学习内容总结:1、对自身的优势或不足,我们应当以平常心看待,不应骄傲或自卑。2、面对人与人的差异,我们应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3、面对弱势群体,我们也应该平等对待,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活动四:学生表演,主导课堂1、情景剧表演(一)旁白: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