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知道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从小事做起。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增强责任心,掌握自立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使学生真正成为自立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自立就是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重点】掌握提高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方法: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教学难点】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教学方法】调查、讨论、表演等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新课教学】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板书)多实践、多锻炼(板书)出示图片:我的后勤团教师提问:阅读完以上两个故事,并且看了图片以后,你最想说什么?我们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人生。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调查。调查与发现同学们,你们做到自立了吗?现在让我们来开展一个现场调查。调查表:(1)打扫自己的房间A.经常()B.很少()C.从不()(2)按时完成作业A.经常()B.很少()C.从不()(3)洗自己的衣服、袜子A.经常()B.很少()C.从不()(4)整理自己床铺A.经常()B.很少()C.从不()教师提问:你是一个自立的人吗?如果上述调查的结果表明你还不够自立,你将如何做?教师归纳: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过渡:从小事做起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基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共同做一些探究。听故事悟道理(课前找几个会讲故事的学生熟悉下面的几个故事,课堂上让他们讲给全班同学听)自立故事一: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14岁时,在暑假中决定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周薪17.5美元。自立故事二: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2/3,她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自立故事三: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19岁离家奋斗,从不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教师提问:这三则自立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共同之处?教师归纳:培养自立能力,必须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课堂练习(1)小明同学上中学时,就注意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入大学后他又尝试勤工俭学,先后做过推销员、家庭教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自立能力也明显比一般学生强,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培养自立能力要(A)A.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反复锻炼B.从小开始兼职,去做童工C.多做大事,多经风浪D.多读书,从书本中学习相关知识(2)自主就是遇到事情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下列选项哪些属于自主的表现(ABD)A.天气变冷了,自己决定多穿件衣服B.考大学填志愿时,向父母请教读什么专业,作为参考C.买书包时,不知哪种款式好,打电话要妈妈定夺D.要考高中了,参考父母的意见后自己填报志愿(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说明(BCD)A.我们要培养自立能力,不要相信书本B.我们要培养自立能力,一定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C.自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过程D.要亲自尝试,反复锻炼,才能提高自立能力【巩固新课】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