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积累语言。2、领悟作者对树林颜色的生动表现,懂得适当运用“联想”的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动、具体,并仿写片段。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培养语感,发展个性,享受审美乐趣。【教学准备】《五花山》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颜色?山是什么颜色的呢?在黑龙江的伊春,有一座非常特别的山,那儿一年四季都呈现着无限的美景。它就是——五花山(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来猜一猜:为什么叫“五花山”呢?秘密就藏在课文中,赶快翻开书读一读。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交流难读的句子,指导朗读,纠正读音。3、交流:为什么叫“五花山”,板书:五颜六色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三、品读课文,重点了解。板块一:感受秋天的五花山1、哪个自然段最能让你感受到五颜六色呢?(第4自然段)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学生用“——”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出示: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有的树林变成了(),还有的树林变成了()。2、对比:课文中的写法与该写法,谈谈你喜欢哪一种?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反馈(学生说各自的理由,教师相机指导)金黄色:读了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读出丰收的喜悦火红色: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读好“跳起舞来”、“火苗在跳跃”紫红色:图片帮助理解“紫绒幕布”翠绿:与其他树木相比,松柏不怕寒冷、坚强。3、引读第4自然段:那么多的颜色,难怪课文中说——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理解:五颜六色积累词语:(五彩缤纷、五光十色……)4、渗透写作方法:引导发现(1)总分的写法(2)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3)前半句是实写,后半句是想象,像这样由一个事物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个事物,就是联想。要学好语文,太需要这样的联想了,有了联想,单薄的色彩变得如此生动活泼,让我们也想象着那些美妙的情景。5、背诵第4自然段板块二:感受春天、夏天的五花山。秋天的山是五颜六色的,那春天和夏天的五花山有是什么颜色的呢?赶快去读一读第2、3自然段,春天的山和夏天的山景色一样吗?1、交流:抓住“冒”“涂”“染”2、对比读:春天淡淡的绿色,夏天浓浓的绿色3、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春天的五花山,读出温柔男生读夏天的五花山,读出浓烈四、小练笔。春天、夏天、秋天的五花山这么漂亮,那冬天呢?冬天的五花山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来欣赏欣赏。PPT:冬日美景1、模仿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冬日美景。提供句式:下过一场大雪,有的树林变成了白色,好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过一场大雪,有的树林变成了白色,远远望去,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开始仿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评价。3、展示写话。指导朗读句子。(配乐)五、总结同学们描述得真美,多令人心驰神往啊!希望我们有机会,能去黑龙江伊春,感受下五花山的四季美景!【板书设计】五花山五颜六色1、师:有一位名人讲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祖国北方的大山,板书五花山,去欣赏欣赏它那里的风光,去发现发现它的美,愿意吗?2、读题。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是呀,五花山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美在哪里?请自由朗读课文,到课文中找找答案。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序号,并想想为什么叫五华山.生:(读课文)2、为什么叫五花山?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3.能用一个词么?五颜六色4.师:是啊,五花山是五颜六色的,它都藏着那些色彩呢?生: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师:你找得真多。这些颜色都在同一个季节吗?生:不是。师:能按季节说吗?生:春天的山是绿色的。师:春天的绿是怎样的绿?请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生1:春天是淡淡的绿。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