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远离违法犯罪教案2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1避免违法犯罪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后果,避免违法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行为要受刑罚处罚。(1)违法行为①违法的概念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②违法行为的种类违法行为包括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等几类,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2)犯罪行为①犯罪的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是指违法行为的一种,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②特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首要特征和本质特征;触犯刑法,是法律标志;应依法受刑罚处罚。(3)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区别:相对犯罪而言,对社会危害较小的违法行为,称为一般违法行为。二者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性,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联系: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其本质是相同的。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识点2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条件。(1)提高辨别能力,自觉远离“黄、赌、毒”(2)自觉抵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蛊惑“法轮功”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组织,她宣扬歪理学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挑动制造事端。我们要自觉抵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蛊惑。【点拨】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我们生活中的诱惑有:领奖台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等。【分类示例提升能力】知识点1多以材料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违法、犯罪的含义、关系、特征等的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其辨别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行为的能力。●例1.中学生张某整日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天天泡在舞厅、酒吧、网吧,为了维持自己的开销,他经常小偷小摸,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则案例表明()A.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B.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C.青少年要树立法制意识,依法律已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因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行为,所以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一个人有了一般违法,不及时回头,就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故选A项。【答案】A知识点2多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辨别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例2.小强本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自从学会了玩游戏机,没几天就被这玩意迷住了。上学带小游戏机打,回家用电脑打。黑板上的字,课本上的练习,在他眼里就像游戏机里五颜六色的俄罗斯方块、跳棋子一样晃来晃去,赶也赶不走。后来为了玩这种游戏他经常逃学,住在网吧,还向同学借钱买卡……(1)请你推测一下,像小强这样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2)请观察一下,你周围有这样的同学吗?(3)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游戏机的诱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辨别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答案】(1)像小强这样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精神萎靡,纪律涣散,无心学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我身边有些像小强这样的同学。(3)我们休息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机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绝不能沉迷于此。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抵制这一诱惑。【随堂练习及时矫正】1.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人们行为的底线是()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B.人若犯我,我必犯人C.遵纪守法D.避免违法犯罪【解析】简单考查行们行为的底线是避免违法犯罪。故本题选D项。【答案】D2.时下,日本漫画以其特有的风格吸引了很多中学生。但其中的内容掺杂了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对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导向。不少学生因沉溺于漫画而影响学习。这告诉我们()A.不能看课外书,要看课内书B.不能接触外来文化C.要看自己的漫画,自觉抵制外来的漫画D.对于漫画中的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