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与设想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教学课时:1课时(总第46课时)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重点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激趣,引人课题:教者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图片。有条件的,也可以播放一段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录相资料。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或是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课题、作者)二、课文的层次及时间表示:A、全文共四个层次第一层:(1、2)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将要发生的事件。第二层:(3-9)写飞船离开地球,向月亮奔去。准备、登机、检查、起飞、飞行。第三层:(10—15)写飞船登月成功并写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的活动。第四层:(16——20)写登月归来。B、时间事情的进展: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同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1时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三、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畅谈:尽情地谈。昂首挺立: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四、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2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3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4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4.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五、组织讨论: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归纳。“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