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第七课第二框《礼仪展风采》教学设计【课标依据】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以礼待人,形成以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荣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愿做讲礼仪的人。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教学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和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礼仪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教学理念】重视情景的创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参与中得到发展。【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典型事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网页。2、准备与礼仪有关的音像资料,收集有关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制作flash。3、学生预习课文,思考展示中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阅兵礼仪我欣赏1、导入语:200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儿女欢欣鼓舞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跨入21世纪的中国奏响豪情激烈的盛世华章。当轰鸣的礼炮响彻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响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的土地上的时候,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都热血沸腾。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那振撼人心的场面吧!2、欣赏阅兵视频选段。3、小结:国庆60周年阅兵,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和文明之师的形象,更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礼仪风采。本节课,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与礼仪有关的话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国庆阅兵礼仪中导入,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与动机。二、情境课堂:中学生吴理益开学的第一天(一)第一幕情景分析——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导入语: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遵循礼仪的要求,生活会变得和顺、和美。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情境课堂,分析主人公吴理益是不是懂礼仪、讲礼仪。请看第一幕——第一幕字幕:早上,吴理益来到学校……情境再现:吴理益要上初中了,很兴奋。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要让我很‘酷’,让大家都来关注我。”吴理益头发耸立,裤管特意长短不一,走路学模特的“猫步”,与人告别用“飞吻”……在新的班级里,同学们用怪异的目光打量他,避之不及……问题分析:1.吴理益的行为与礼仪有关吗?他的行为有哪些地方不合礼仪的要求?2.对我们来说,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要求?教师小结: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显示: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拓展训练:我型我秀: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怎样使自己的姿态优雅、符合礼仪的要求,让我们来比一比、评一评、做一做。(多媒体显示:坐、立、行的规范姿势。)教师小结:对于坐、立、行这些常规礼仪姿态,我们要通过日常的有意锻炼,逐步养成习惯。【设计意图】通过对视频情境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吴理益不合礼仪的地方,以明确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二)第二幕情景分析——领会讲礼仪的重要性。导入语:接下来请继续欣赏情景剧的第二幕。课间,吴理益在操场上见到了外教老师第二幕字幕:课间,吴理益来到了操场……情境再现:吴理益坐在草坪里悠闲自得地吃花生。外教老师看见了,走到他旁边提醒他:“小草在睡觉,不要打扰。”吴理益不耐烦地说“老外,说什么呢?直说不要坐在草坪上不就完了,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说完,把花生包裹袋扔在地上扬长而去。外教叹了口气说“这个学生,不文明。”问题分析:吴理益的言行有哪些地方不合礼仪?他的言行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拓展训练:小组讨论: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请结合第一、二幕的情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