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理解与宽容》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教材分析:教材探究园提供了两个活动,都以学生为主角。小苏的苦恼以主人公小苏为集体着想的良苦用心却不被同学理解而产生的苦恼;家庭故事以主人公家中婆媳因一些家庭琐事而不能相互宽容与理解,由此产生家庭矛盾。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实际出谋划策帮助主人公摆脱烦恼。正文内容分为两个小节:人们之间需要理解;尊重善意与沟通。学习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理解对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主动以尊重和善意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化解人际矛盾和冲突,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待人接物方面已经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情绪调控、社会经验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情绪情感的敏感期,人际误解和矛盾冲突时常发生,加上现在学生大都是独身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遇事容易斤斤计较,人际交往的往往使他们陷入极大的困扰之中。紧张的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设计理念:1、新课程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此大力提倡小组内成员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2、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内化为行动,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在活动中感悟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的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学重点:1、理解的重要性。2、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他人教学难点:在理解中要掌握沟通的技巧。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复习第二单元、预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二、续一续:教材P56《小苏的苦恼》,同学讨论。老师总结:人们之间需要理解[板书]三、说一说:学生讨论回答播放两幅漫画(多媒体展示):一、《是少女还是少妇》二、《断臂维纳斯》结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千差万别思考:造成每个人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不同的原因有哪些?老师总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从理解开始四、想一想设想一下,假如人们之间没有互相理解,会是怎样的情况?同学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________________。师生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________________。亲子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________________。………………结论: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变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五、问:什么是理解他人?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六、帮一帮请看大屏幕:《家庭故事》和我上课前搜集的一些资料:1、奶奶生活的年代物质匮乏,靠的是:省吃俭用才走到了今天的,所以奶奶觉得把剩的菜倒掉可惜,浪费;2、妈妈生活的年代经过了3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她们讲究的是:吃的营养、吃的健康。3、专家们指出,经常吃剩菜的危害是很大的。青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刀豆、豇豆、蚕豆等绿色豆类,反复回锅,叶绿素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降解成分,易致癌。而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隔夜后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剩汤长时间盛在铝锅、不锈钢锅内,也易发生化学反应,应盛放在玻璃或陶瓷器皿中。小组讨论:1、小敏的妈妈和奶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1)双方都缺乏尊重对方,都以自我为中心,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谁也不让谁结局:谁也不让谁,吵架也就不可避免了………(2)双方都没有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的处境和感受结局:没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换位思考,结果只能是双方心存猜忌,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