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题14.4(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设计依据(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学课必填)教材章节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综合运用.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综合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及解答,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学准备学生活动形式讨论,交流,总结,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题引入:课前练习一1、用尺规作已知角∠AOB的平分线。“同半径作弧得到相等线段”学生对于这一操作产生的结论不甚敏感,所以在说理时有一定障碍。与课内练习2类似,做完该题后可链接过去。知识呈现:新课探索一例题1已知AD⊥AB,AE⊥AC,AD⊥AC,AD=AB,AE=AC,那么DC与BE相等吗?为什么?新课探索二例题2如图,已知△ABC中,AD⊥BC,D是垂足,E是AD上一点,联结CE并延长交AB于点F,且CE=AB,∠1=∠2,试说明AD=DC的理由.课内练习一1、如图,∠1=∠2,AB=AC,AD=AE,那么∠D与∠E相等吗?为什么?课内练习二2、如图,在Rt△ABC中,已知∠ACB=90°,CA=CB,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E在AC上,且CD=CE,联结BE、AD,延长BE与AD相交于点F。试说明AD=BE的理由。课内练习三3、如图,在△ACE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AB=AC;②AD=AE;③∠B=∠C;④BD=C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则下面的组合正确的有________。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课内练习四4、如图,在正方形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例如图中的△ABC,那么在图中可画出与格点△ABC全等的三角形最多个数是()A、4B、5C、7D、无数个课内练习五5、如图,在△ABC中,∠BAC=90°,AB=-AC,BD⊥MN,CE⊥MN,D、E为垂足。请说明(1)DE=BD+CE,(2)DE=CE-BD。课堂小结: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综合应用课外作业练习册预习要求教学后记与反思1、课堂时间消耗:教师活动分钟;学生活动分钟)2、本课时实际教学效果自评(满分10分):分3、本课成功与不足及其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