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图形的相似》回顾与思考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理清本章的知识及其联系,画出知识结构图。2.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的说理或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3.能用坐标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感受点的坐标由于图形的变化而相应地也发生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二、讲解例题巩固知识1、如图所示的两个矩形会相似吗?请说明理由。目的:复习多边形相似的定义,理解平常说的相像与数学中的相似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必须是对应的角相等,对应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才是相似的。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简单说明理由:(1)△ABC中,∠A=28°,∠C是直角,△A′B′C′中,∠B′=62°,∠C是直角。(2)△ABC中,AB=5,BC=7,AC=8,△A′B′C′中,A′B′=16。B′C′=14,A′C′=10。(3)△ABC中,AB=4.5,AC=6,∠B=50°,△A′B′C′中,A′B′=6,A′C′=9,∠B′=50°。(4)如图DB,EC交于A,AB=3,AC=4.5,AD=2,AE=3。目的:复习识别三角形相似的三种方法,特别是方法(2):两边对应成比例,相等的角要看看是否它们的夹角。3.小黄同学在公路上测得一条高为6米的电线杆的影子长为8米,此时路旁有一棵树的影子长为12米,那么这棵树有多高?4.在△ABC中,如果DE∥BC,AD=3,AE=2,BD=4,求的值及EC的长。5.如图,已知∠ACB=∠CBD=90°,AC=b,CB=a,当BD与a、b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ACB∽△CBD。目的:这三题都是复习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及其性质应用,用对应边成比例计算某一边长时,要注意对应边的位置。(4)中所求的是EC,并不是三角形的边,因此由比例式先求出AC的长,再计算AC-AE。6.将下图分成四小块,使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并且与原图相似,应怎样分?把整个图形分割成若干个小方形,缺口也补上成为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完整正方形分成16个小正方形,原图形有12个小正方形,要分成四小块,每一小块要3个小正方形。7.将图中的△ABC作如下运动。(12分)⑴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A’B’C’,不画图直接写出发生变化后的三个顶点的坐标。⑵以A点为位似中心放大到原来2倍,得到AB’’C’’.画出图形并写出发生变化后的三个顶点的坐标目的:复习图形与坐标这部分知识,理解在同一坐标系内图形变化其顶点坐标变化的情况,解题时要画出图形,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三、练习1.课本第68页复习题。2.补充练习。△ABC中,AC=3,BC=4,AB=5,∠ACB=90°,D是AB中点,点P由C沿CD方向运动,每秒钟移1个单位,若△APD的面积为y,点P移动时间为x秒,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多少秒钟后△APD的面积为2.4?四、小结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理清本章知识,进一步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五、作业1.P68复习题A组。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作P69B组。相似图形的复习练习一.选择题:1.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1250kmB.125kmC.12.5kmD.1.25km2.已知,则的值为()A.B.C.2D.3.8、已知△ABC∽△DEF,AB:DE=1:2,则△ABC与△DEF的周长比等于()A、1:2B、1:4C、2:1D、4:14.如图,AB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B距墙脚1.6m,梯上点D距墙1.4m,BD长0.55m,则梯子的长为()A.3.85mB.4.00mC.4.40mD.4.50m5.如图,∠ACB=∠ADC=90°,BC=a,AC=b,AB=c,要使⊿ABC∽⊿CAD,只要CD等于()A.B.C.D.二.填空题:6.已知,则7.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EBC),当或或时,⊿ADE与⊿ABC相似.8.如右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点O,如果,那么=_____________.9.如右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8cm,AD=4cm,E为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F,使△CBF∽△CDE,则AF=_________cm。DCABEF10.小颖测得2m高的标杆在太阳下的影长为1.2m,同时又测得一棵树的影长为3.6m,请你帮助小颖计算出这棵树的高度为___________m.11.如右图∠DAB=∠CAE,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ADE。三.解答题:1、如图,已知△ABC与△ADE相似(DE∥BC),若AD=2,AB=5,EC=3,求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