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七课第三框三思而后行课型:新授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未知知识点的发现,感悟探究合作的方法,从而建构如何对自己行为负责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对自己行为负责难点如何对自己行为负责教学准备教学案例收集教学过程提要教学环节个人复备一、复习旧知引入(情景考验)当我们走在一个人行道口,此时亮起了红灯,可是马路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有车辆在行驶。(图片)师:请同学说说此时我们该怎么做?新课生:……(一般学生有两种态度)认为可以过,反正又没有车,不会有危险,赶时间要紧;认为不能过去,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人们应尽的义务。有时车速是很快的,到时车来了,躲都来不及;人们应该养成自律意识。一次的侥幸会带来日后的思想麻痹。师:让我们再来看一则事例,然后进行总结。(课件展示)事例:一人闯红灯百辆车受阻2006年2月22日,早7点40,南京大中桥路口。路口东西向红灯闪烁时,一位行人打头,七八名行人“殿后”,三五成群闯红灯过马路。违章者振振有词地表示:不就闯了个红灯吗,车流间有空隙,利用空余资源,有什么不对?可事实上,一个人闯红灯就会带动一群人效仿,车辆慌忙避让,本来就超饱和的路口,经过这一耽搁,车辆排起长龙,一条线上百余辆车停滞不前。师:也有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汽车不敢撞人。所以就放心大胆地走,不讲规则。这样想对吗?(学生思考)生:……(一旦出了事,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呀。我们应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师:“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如上所述,重则若行人与机动车发生车祸,皮碰铁的结果自然是付出流血与生命的代价啊!”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应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二、讲授(课件展示)课题:三思而后行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在做事前盲目地重情义,讲义气,缺少认真的思考或根本没有思考。请同学阅读新课(新知探究)教材P84的事例。(课件展示)感悟:(1)我们能对杨某说点什么?生:(略)(2)对身处逆境的杨某,我们有何建议?生:(略)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涵师:其实人要“三思而后行”,首先就是行动前要对自己所做的事可能产生的后果或影响有个预见,进而考虑自己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我们通常应该考虑到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如与环境是否合拍;与道德规范是否冲突;与法律是否矛盾等。让我们就具体的事例来进行一番“对话”吧!阅读完成教材P85内容。(课件展示)生:◆面对朋友的苦苦恳求,我能帮他去打架吗?我考虑的因素有◆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我能进游戏机室吗?我考虑的因素有◆有人叫我学抽烟,我能效仿吗?考虑的因素有:影响中学生形象,对身体成长不利,违反校规,破坏校纪等;◆面对网吧的诱惑时,我能不顾一切吗?我考虑的因素有: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是有限的,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需要去做,网吧的人员比较复杂,青少年不宜去这些场所等;2.在行动前要对行为进行选择师:刚刚我们提到了网吧,家长、学校出于对青少年的爱护,不允许未成年人出入营业性网吧。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充满着好奇心的少年儿童。不少同学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或与朋友交流等。这些都是出于积极的目的,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对青少年不利的情况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讨论回答)生:如,会突然蹦出不健康网站;会有陌生人主动与你聊天,问长问短,甚至要和你见面;遇到网上莫名其妙的谩骂;沉溺于网聊,不能自拔;师:在遇到上述情形时,我们青少年更需要三思而后行,用理智战胜情感与好奇。学会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纠正行为偏差。请大家看一段材料。(课件展示)《美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