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思品三单元第七课《三思而后行》导学案一.学生自主学习:(1)快速回顾:1、行为的分类:从行为的性质来看,行为可分为合法的和非法的;行为从法律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怎样?①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②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③个人、集体、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生产一定的后果。3、(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坏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2)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3)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4、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的危害(后果):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2)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会以天下为己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2)问问自己,今天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负责任了吗?是个负责的人吗?(3)阅读教材p84-87完成下列各题:第一次学情检查二.学生合作学习:八年级学生小强在校期间经常上课迟到、不交作业,后来又中途辍学,走出校园后,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通宵达旦地参与网上赌博,并走上盗窃的道路,最终因盗窃数额较大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少年管教所里,通过管教干部的感化,小强决定痛改前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含义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三思而后行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__________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_______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过程。需要我们在行为前______与______,行为中________与__________,行为后____与_____________(1)材料中小强的哪些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哪些行为又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2)一个人不负责任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3)你打算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次学情检查三.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四.教师精讲:启发/启示类题目的做法:1.先回答材料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可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等内容。2.然后回答应怎么做(向***学习;自己应怎么做等)。五.课堂检测1.2010年1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共福建省原常委、原秘书长陈少勇受贿案。18日人民法院对陈少勇作出了一审判决,认定陈少勇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一案例说明:①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②每个人都有行动自由,但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③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④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道德的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列属于“当为而不为”的有:①警察接警不出②医生见死不救③子女不孝敬父母④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010年1月19日《江门日报》报道:2001年,年仅10岁的叶璐跟着妈妈来到内蒙古包头市的恩格贝沙漠参加植树活动,从内蒙古回来后,叶璐参加了环保志愿者组织,2004年,叶璐作为年龄最小的火炬手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北京站圣火传递的活动。以上行为说明叶璐:A.已经是一个具有责任意识和能力的人B.已经是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C.已经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D.年龄还小,其行为不受法律的约束4.“义务维修解居民水电难,微笑服务暖千万乘客心”是徐虎、李素丽两位“时代楷模”人物的真实写照,他们的事迹共同说明:①只有从事不平凡的工作,才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②因为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所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③体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④只讲奉献、不论回报是面对责任的惟一正确选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拓展】2011年11月14日,早上7时许,位于西安市的樊家店铺发生液化气爆炸,冲击波伤及路边公交站候车人员和行人,周围二三公里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