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极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极差的概念和它的统计意义;2、会计算极差。过程与方法1、能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极差;2、会从图表上了解数据反映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教材处理在进行本课时教学设计时,没有采用教材上的具体例子,而是精心选取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两个话题——气温、射击。从这两个话题出发引入极差的概念。教学重点极差的概念教学难点极差概念的引入教学方法情景再现,启发引导,合作交流教学传媒投影仪,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今天我们继续探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新方法。(学生表现出好奇、困惑,渴求新知)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话题一:气温1.展示新加坡与北京气温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两个城市,一个“四季如春”,一个“四季分明”?2.引导得出“温差”一说。3.例题教学:某日在不同时段测得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况。“温差”一词为“极差”的引出做好铺垫;并通过例题引出“极差”的概念。话题一:射击1.话题过渡:08奥运。2.展示射击图片。3.教练的烦恼:甲、乙两名射击手现要挑选一名射击手参加比赛,该挑选哪一位比较适宜?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讨论,初步做到能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极差。解读概念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统计中常用极差来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的实际应用1.如图,某旅游区上山有甲、乙两条石级路(图中数据表示每一级的高度,单位cm)(1)假如你是游客,你认为走哪条路更舒服?(2)为方便游客,游客区打算重新整修这两条石级路,在山的高度不变、石级个数不变的前提下,请你向旅游区提出整修建议。2.交流:你能举一些关于极差的例子吗?3.极差的不足:X班数学兴趣小组《等腰三角形》测试成绩如下:第一组:120140140140150第二组:120134140146150这两组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极差分别是多少?(图形见投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极差的应用价值,体会到极差的应用就在身边。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也为下课时方差的引出埋下伏笔。小结与评价1、极差的自述:我是一种最简单的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我只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不能衡量每个数据的变化情况,而且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2、完成数学日记一篇。数学日记年月日星期天气板书设计极差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刻画数据离散程度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教学反思1.关于教法2.关于学法3.关于教材处理4.关于课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