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一、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鲜明展现正确价值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通过对比鉴赏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特点;通过辩论让学生领悟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通过城市名片的设计让学生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创造思维,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二、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在旧课标的基础上增加并突出了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的教育。本节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线索是:前三单元从学生的生活区域──家庭、学校、社会的顺序扩展开来,第四单元围绕交往中的品质展开。第三单元就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中的交往。这里的社会特指世界范围以及网络世界的交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这两方面的交往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本单元在全册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具有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的重要意义。本单元分两课,即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交流沟通,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介绍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以及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两节课都是先介绍一般情况,概括相应的特点;然后介绍如何在这样的情景中交往。本框的内容,主要是讲文化在多样性中的统一,即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能让文化百花齐放,让我们的世界文化之旅一路风景无限,这为学生学习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奠定了知识、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同时,“文化”是中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初中三年级思品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思政必修3《文化与生活》都是对“文化”学习的继续,这节课可以说是中学品德课中关于“文化”的启蒙教育,学好这课内容,增强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加强对文化的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四、教学对象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产生困惑的现实,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国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沟通产生困难……特别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将来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学习和工作,更应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正确地辩识各种文化现象,使他们知道要一分为二、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针对学生在对外交往中存在的沟通障碍问题,现在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才能使其成为具有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2)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3)懂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各国、各民族文化信息分析、比较、处理的能力。2)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丰富性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能认识到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3)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