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级政治备课活页教案教学内容网络交往新空间教学过程设计课时数1主备人王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一则数据:全球每天有4亿人使用因特网,上网人数占世界人口的6%。不同国家因特网的使用率:瑞典65%,加拿大60%,美国59%,我国上网总人数为7950万人。网民中18至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39.1%。看了这则数据后,你有何感想?课堂调查:你上网吗?……(小组总结,随机抽查)(小结)可见,上网者越来越多了,而网络充满着神奇。二、探讨新课:1、网络沟通无极限(板书)活动二:你说我说大家说“神奇的网络作用”66页上《小梅的故事》(1)小梅得救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2)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小组交流)(小结)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活动三:网络作用畅想曲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网络还会给我们以后的生活带来回哪些影响。(教师示范,学生个体展示)展示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设计的电脑小报,题目“神奇网络的文化”。由获得最佳作品奖的同学谈谈使用网络的感受。活动四:现场采访学生充当小记者,对本班同学进行关于网络交往的采访,主要问题有:①你在网上要关注的内容是什么?②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子?③与你保持固定联系的网友有几个?你知道他们的国籍、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板书)68页上的《小恒故事》1)小恒利用网络克服了现实交往中的哪些弱点?2)在现实交往中,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借助网络的帮助得以解决?活动五:辩论——上网冲浪利与弊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上网冲浪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小结)其实,网络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上网冲浪也是有利有弊,关键就在于我能怎么利用网络,把握好一个“度”。活动六:小品《网虫》学生小品表演《网虫》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编排小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并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从小品中得到的感悟。3、综合学习:小组合作讨论:《70页上小波的故事》(1)网络游戏能满足人们的什么心理?什么样的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2)小波该如何处理玩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活动目的:一是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不良作用到底有哪些。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观(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和客观原因(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三是帮助学生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小结)可见,网络使用不当,会产生种种危害。总结升华:网络是工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代表着世界科技潮流,拥有无可比拟的信息量,上网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健康的人。认识网络的两面性,上网内容健康、有选择,自觉控制上网的时间,网络会成为我们的好帮手。三、小结新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考点【教学重点】网络交往新空间的两面性。【教学难点】清楚意识网络是一种工具,要具备看清楚网络陷阱的分辨能力课后反思施教教学时人间实情况吗?④能否谈谈你与网友交往的有趣故事?(小结)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它超越了辈分、年龄、职业、地位、相貌、肤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1、网络沟通无极限(1)网络生活丰富多彩(2)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不同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四、课后作业:课文中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