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做人要自尊》教学内容分析“做人要自尊”是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在前三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新的环境,新的初中生活,珍爱生命,与老师、同学和谐友好。本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尊心对于自己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活动在体验中感悟自尊的表现。引导学生在行动中赢得自尊。“自尊无价”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虽然在日常生活也经常接受自尊的教育,但从理论的高度理解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意义,对初一学生来说缺少理论的基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用行动赢得自尊”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尊重要性的基础上,掌握培养自尊的基本方法,进而树立起自己的自尊心,成为一个自尊的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获得自尊的方法知之不多,因此把这部分内容确立为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有两部分构成:自尊无价和用行动获得自尊。通过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反思收获四个主要环节来完成教学活动,具体教学点如下:1.关于“自尊的内涵”的教学,通过实话实说来完成,辅助图片来加深理解,主要是阐释“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2.关于“自尊的意义”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孙天帅故事的表演,维克多·格林尼亚的名人故事来展开,这个故事还能解决获得自尊的第二个途径的探究,那就是赢得他人的尊重是要靠自我努力,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的。3.关于“用行动赢得自尊”的教学,通过“比一比评一评”与“观图悟理”来完成。体会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可以多组织些活动,多设置些情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其中,亲身感受自尊自信带来的快乐。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对比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回归生活,鼓励学生自主评判和选择,并适当进行一定的价值引导。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材料,例如:文字资料、图片等,制作适合本课堂实际需要的课件。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布置学生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关于自尊的理解。学生准备:搜集关于自尊的事例;准备生活中场景的表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自主感悟多媒体展示几则校园里的趣事:今天吃完饭,在校园里找了个长椅打了个盹,醒来后发现敞开盖的饭盒居然被人扔了几毛钱。那天刚搬到新校区,出去买盒饭,帮大家一起买的,一共七份,在进宿舍区大门的时候,两个女生看见我了,然后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不是说不能叫外卖吗?”那天周末看见学校门口有人在摆摊做家教,正想过去看看有没有做家教的机会,一个女生迎上前来,说道:“叔叔,想给你孩子请家教啊?”搬进新家,某次买了很多东西回家,在门口碰到邻居。他很同情地问我:“拿着那么多东西怎么挤车回来的?”天,我看起来像坐不起出租车的吗?我告诉他我是自己开车回来的。他又大叹做出租车司机很苦,腰都不好。我看起来像腰不好吗?我告诉他我不是出租车司机。他恍然大悟,“哦,你原来是单位给领导开车的司机。”懒得说了,就点了点头。可有一天早上,他居然来敲我门,让我送他一段,因为基本顺路,就答应了,但他居然还说:“反正是公家的油。”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哥几个遛弯儿,路过一工地。有个穿很烂的白背心儿、趿拖拉板儿拖鞋的兄弟走慢了,一人落在了后面。这时,一位好心的民工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喂,开饭了,一起去吃吧……”思考:上面的几则生活场景,反映出一个人的什么心理收到了损害?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设计意图:通过轻松诙谐的校园生活场景引申出本课做人要自尊的课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导入这节课关注的主题,这就是自尊!)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实话实说1、在公共场合我会。2、如果老师让我在校会上发言,我会。3、数学课上只有我的答案最有新意,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