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2)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语: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板书)2、板书框题:(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二、讲授新课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情景活动一:(见教材P68页)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讨论:我们该如何应对?(一是寻求法律保护;二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未成年人有可能遇到来自各方面的伤害,因此我们应当明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并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下面我们就介绍在两种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1)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得应对方法和途径(按教材P69页第一段教材讲述)[来源:学科网]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69页材料)说一说:自己怎样看待小凯的行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教师可以按照教材P69——70页讲述,让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9页漫画说明,并板书标题如下)(2)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可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刚才我们提到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呢?相关链接:关于正当防卫。(见教材P70页链接材料)(3)自我保护的其他方法由于生活的复杂性,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伤害。只有了解和掌握各种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来源:学.科.网Z.X.X.K]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70页材料)议一议:面对可能遇到的不法侵害,还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教师讲述:常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揭发检举、记住歹徒的去向或有利于抓获歹徒的其他线索、保护好违法犯罪现场和各种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性为的侵害,如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被人勒索、殴打、拐骗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的侵害等等,因此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如果我们的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面对突然遇到的意外伤害,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本领,教材给我们列出了“自我保护的八大要领”,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保护自我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来源:Zxxk.Com]相关链接:(见教材P71页链接材料)[来源:学科网](指导学生阅读链接材料,教师适当讲解)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来源:学。科。网Z。X。X。K]现实生活中,同样是受到非法侵害,有的人利用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的人一味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或感情用事,采取了以牙还牙的非法、报复手段,或通过非法途径与对方“私了”,这些做法不仅没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甚至使自己触犯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71—72页材料)说一说:齐某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齐某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后,通过法律手段向人民法院起诉,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议一议:谭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对比上述两个案例,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谭某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采取非法“私了”手段,结果不仅没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成为被告。)(启示: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部援助等。(板书)诉讼途径即打官司,细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板书)三种。不同类型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