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平等对待你我他教案人与人是平等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与人是平等的。2、能力:提高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能力。3、知识: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学重难点: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学过程:学生看书,思考在学校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有哪些地方体现生生之间地位的平等,并请针对竞选班委一事,提出你的看法,思考:在法治社会里,究竟什么是平等。学生讨论,师指导。(略)板书:平等主要是指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请大家阅读短文,思考问题:英国著名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对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说过这样一段话:“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本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我用自己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1、这段话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人格平等)2、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身居高位不要高傲、瞧不起人,身为普通人不要自卑、自怜。)你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权利义务、适用法律)请大家根据课本知识,分析课文P66的例子,说说这个九岁的小女孩有没有获得稿费的权利?为什么?还有哪些方面,体现公民在享有权利方面是平等的?有人说:“国家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这个规定就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这个规定对我们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请你说说你的看法。(略)过渡: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和义务是一对孪生子,享有权利的同时,往往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故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除了包括享有权利的平等,还包不包括履行义务的平等呢?请大家举例说明:(遵纪守法、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及利益、尊重他人人格等各个方面)再请大家看一则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2000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索贿、受贿一案进行复核,并做出了核准对胡长清判处死刑的刑事裁定,并同时下达了对胡长清立即执行死刑的命令。这则材料使你想到了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包括公民违法犯罪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公民在适用法律上是平等的。)请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这句话的。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做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文明人;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一方面与其他人平等地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明确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模范公民。平等待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能建立真诚互信的人际关系,也能使自己获得尊重与肯定,反之,歧视和不尊重不仅给他人带来伤害,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敌意,恶化人际关系;社会不平等则会加剧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冲突。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的品质。二、教学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四、知识要点:一)尊重平等的人格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2、尊重他人平等的人格3、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