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作业班组违章的内在原因及对策安全生产必须贯穿于电力企业的整个过程,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县电网的安全生产形势随着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电网改造的进一步推进,与中国其他农村电网一样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电网运行状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普遍提高,事故率大大下降。但是,在作业现场仍然出现一些违章现象,轻者损坏了一般设备,重者导致了人身伤害,电网停电和重大设备的损坏。所以,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时时讲安全,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纵观我县电网近年来所发生的大大小小安全事故,经分析认为,有80%以上是由于违章产生的,并因此造成设备损坏、电网停电以及人身触电伤害等严重后果。违章不除,事故难绝。因此,农村电力企业反违章应作为各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那么,违章是怎样产生的,又有什么对策呢?一、违章原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是主要原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一)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作业人员长时期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行为。在违章行为里,习惯性违章约占50%以上。习惯性违章包括以下两种:一是不知不觉违章,这种违章行为往往发生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当事人无意识且毫不察觉;二是误认为正确的违章,就是自己想当然的认为正确,或是跟着别人的违章行为做。这种违章行为一旦形成,根深蒂固,难以杜绝。(二)安全意识淡薄。一是业务知识掌握不全。平时对《安全规程》、规章制度不重视,不加强学习,而且业务技能差,对应知应会的东西掌握不全面。二是明知故犯。尽管对规程等背得滚瓜烂熟,可在工作中,嫌麻烦,抢进度,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一次、我的运气好”等等。事实往往相反,一念之差,换来一生痛苦,这样的事例在违章作业中数不胜数。(三)管理疏散。一是制度不健全,缺乏在现有制度实施基础上的分析、讨论与完善。二是有制度执行不力,存在老好人思想,考核不到位。(四)安全工用具存在隐患。一是安全工用具配置不当,存在质量把关和定期检查不严等问题;二是安全工用具过期或损坏仍继续使用。二、作业班组违章对策通过对作业班组人员违章原因分析,我们不然得出减少或避免违章行为的对策:(一)做好反违章基础工作,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是通过每月一次的公司级安全生产分析会和所在单位组织的班前班后会使员工认识违章的严重后果。通过有效形式,例如用形象生动的事故录相片、典型的事故案例,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违章事故,经常对职工进行教育,提高对违章作业危害性的认识,清除违章的思想根源,使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能自觉地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教育认识到,违章的后果是“一害个人,二害家庭,三害集体,四害企业,五害国家”。二是督促员工加强学习,就是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学习,掌握有关条款;同时加强对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规范工作步骤、流程、工艺;定期组织作业比赛,通过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三是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对工作中发现的违章,特别是习惯性违章行为,工作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一旦发现,就必须立即指出,并要求违规人员及时予以纠正;同时,还必须指出工作中容易出现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做到时时处处提醒;对身边所发生的违章行为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总结教训。(二)加强管理。企业必须用制度去管理,安全管理要坚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四个凡事”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就是建立、健全严密、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公司、部门、单位、班组层层管理网络,确保责任明确,落实到位,让违章者无机可乘。二是加大执行力度。对违章作业者,及时纠正并进行严厉惩处,绝不手软,以达到警示作用。做到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一视同仁。特别是领导更要从自身做起,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三是狠抓“两票三制”管理。做好“两票三制”工作是遏止作业人员违章最行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