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镇建设情况汇报三坡镇文明小城镇创建情况汇报自开展文明小城镇创建工作以来,我镇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提升,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休闲、旅游名镇和首都后花园。现将文明小城镇创建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三坡镇位于XX县区西北部山区,距县城约75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全镇辖16个行政村,4123户,13982人,耕地面积6468亩。镇政府设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野三坡的腹地,东距北京200公里,东南距天津、XX市250公里,南距保定200公里,地里位置优越,集科、工、贸、农、副、商、文化、教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年接待能力150万人次,年旅游业收入3000余万元,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按照“主题不变、标准不降、巩固成果、充实内容”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三坡的目标,从创新内容、形式、手段上下功夫,以文明小城镇创建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和文化建设,推进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我镇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组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长期以来,我镇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狠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的基础上,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突出的位置,通过积极开展文明示范村、旅游特色村等创建活动,整体提高群众的富裕和文明程度。首先是建立健全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我镇实施党委书记负总责的“一把手”工程,并逐步建立了“三制一体”的文明创建机制。三制:一是健全了文明创建工作责任制。二是建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三第1页共5页是建立了文明创建刚性投入机制,整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二)严标准,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为不断改善城镇面貌,按照县委、政府工作安排,我镇刘家河、松树口、苟各庄三个村被确定为省市新民居建设示范村,2008年底完成了新民居规划设计和土地手续审批工作,2009年5月相继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刘家河新民居由XX市多维设计院设计,占地72亩,规划了新民居72栋及两个休闲广场。目前已完成主体45栋,实现了“三新六有”目标。即结构体现新设计、建筑使用新材料、外观体现新面貌,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有太阳能淋浴设施、有水冲式厕所、有节能环保取暖设施、有清洁能源。松树口新民居占地50亩,规划了新民居57栋及1个广场,目前商品房建成3栋,民居建成4栋,13栋已完成一层主体建设施工。环村路边22户新民居正在建设之中,其余都已完成基础建设。苟各庄村经野三坡管委会、建设局、规划局等部门批准,本着节约用地、美化环境的宗旨,占地11亩,规划新民居30户,及停车场1个,目前已完成25户。(三)抓经济,为文明创建提供有力物质保障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镇领导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城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文明旅游城镇”的总体工作思路,发挥我镇旅游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打造环京休闲旅游产业带,促进旅游经济蓬勃发展。1、抓整合,发展大旅游。以野三坡景区为核心,整合房山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构筑集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长廊。借助北京城南行动计划,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京西南一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完善旅游要素,推动旅游业与一产、二产的融合,引导我镇特色农产品等行业第2页共5页积极向旅游倾斜,不断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纪念品,构建旅游商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餐饮、养生健身、购物娱乐等相关产业,提升旅游服务层次。2、抓建设,打造大景区。以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验收为抓手,围绕“交通顺畅、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大力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