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对我国的启示瑞典人口900万,每年有600亿克朗用于卫生保障,但经费仍然不够。目前,瑞典卫生健康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居民健康状况越来越好,平均寿命也不断增长,但人口老龄化加重,代之而来的是医疗需求的增长、卫生健康医疗开支的直线上升。但无论何时,灾害救援都是瑞典议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尤其应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建设,形成了全国、省、地区一体的灾害救援网络体系。应急医疗救援整体运行体系瑞典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由112救援呼叫系统、院前急救系统和医院应急医疗救援系统三部分组成。灾难救援系统运行包括与周边省实行联动,启动支持协作系统。具体的灾害救援过程如下:灾害发生呼叫112,112根据灾害的程度派出急救车到现场,或同时派出急救医院的抢救车到达现场;现场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尽快实施转运;到达急救医院救援部,进一步救治。在此期间,心理医疗救援小组在现场开展工作,医院心理治疗和辅助工作同时启动应急方案。红十字会、警方、交通、消防局等部门和组织协同救援。瑞典112呼叫系统瑞典呼叫系统称为“SOSAlarm”,“SOSAlarm”是一家公司,属于企业性质。由政府购买服务。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医疗急救、交通事故、火灾、袭击事件、抢劫和盗窃等救援服务,民众免费享受急救服务。斯德哥尔摩市的呼叫中心承担112呼叫管理和应急调度的任务,与省政府、议会和民政机关签署了服务协议书,承担保障社会安全的使命。应急状态下,所有的应急组织通过112协调应急服务、救助员、医生、警察等,包括协调海、陆、空灾难救援力量。呼叫中心设有医生接警坐席,在接警通话的同时,派出救护车辆,并根据病情需要派出救护车、转运车或抢救车。救护车的人员为专职救助员和消防员,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再由医院派出急救医生。当灾难发生时。呼叫中心同时能与政府指挥中心、医院、消防急救站、红十字会救援组织等发生联系,根据灾难指挥部门的要求,协调完成救援调度工作。其接警反应时间平均为6.8秒,到达现场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每年接收救助电话38万。瑞典院前急救系统瑞典院前急救模式基本属于英美模式,即消防、医疗等数警合一的运行模式。现场急救以维护生命体征为主,不主张采取过多的药物治疗,以快速到达医院为目标。斯德哥尔摩市市区共有10个消防站,50辆消防车,20辆救护车,公共场所放有15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该市南部分中心下设5个消防站,每个消防站有1个消防车和2辆救护车24小时值班运行。每辆救护车急救人员由司机、护士和救护员3人组成。医院应急医疗救援系统瑞典在《医疗法》中明确规定:“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医院,每家医院都必须要有紧急救助计划(预案)。”斯德哥尔摩市政府要求每家医院都应成立应急小组,有应急准备措施并制定成手册。同时要求医院准备出床位用于应急状态,定期要做演习,至少一年一次。斯德哥尔摩市7家医院都有灾难救护工作手册和计划,应急工作准备分为3级:基本防备、加强防备、应急防备。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部运行状况分为四种情况:平时状况、计划状况、加强性状况、危急性状况。急诊部应急工作流程:医疗救援中心呼叫到达,启动应急预案(医院急诊预案细化到每一个人),开始应急行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急诊迅速分流现有患者,将“应急急诊室”室号牌挂出,做好接诊准备。同时启用心理治疗室、媒体接待室和伤患者家属接待室。斯德哥尔摩市南城医院急诊部是北欧最大的一家急诊部,急诊任务繁重。无论日常单病种急救还是群发事件,急诊分诊部将患者进行检伤(病)分类,优先处理急危重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四个级别,优先处理红色和黄色的患者。该医院急诊应急体系有3个方面的特点,即急救通道的合理设置:急救中心有能够停放5~6辆车大小的房间作为救护车通道”救护车辆进入室内通道,患者能在室内从救护车上抬出,不受气候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直接进入抢救治疗单元;救护车则从室内急救通道的另一个救护车出口离开医院。进入通道的患者如果是危重患者,则可直接进入室内通道的抢救室入口,之后再顺利进入急诊部。普通患者同样可从室内通道的另一通道进入诊断室,圆形的急救房屋通道设有不同功...